为提升我校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现启动关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我国高校面向本科生最早的赛事之一,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赛事之一。自2008年开赛至2024年,一直由教育部高校与计算机相关教指委等或独立或联合主办。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2025 年(第18 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师组成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参赛对象为中国境内高校在籍的所有本科生(含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大赛以三级竞赛形式开展,校级赛——省级赛——国家级赛(简称“国赛”)。国赛只接受省级赛上推的本科生的参赛作品。
2025 年(第 18 届)大赛作品共分 11 大类:(1)软件应用与开发;(2)微课与AI辅助教学;(3) 物联网应用;(4)大数据应用;(5)人工智能应用;(6)信息可视化设计;(7)数媒静 态设计;(8)数媒动漫与短片;(9)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10)计算机音乐创 作;(11)国际生“汉学”。各类(组)下面分设若干小类见“2025年(第18届)中 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竞赛规程”(附件1)。2025年大赛数媒类与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的主题为“中国古代 (1911年以前)物理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五”。包括:古代物理成就—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成就;古代物理领域杰出科学家—弘扬 中华优秀科学家精神;中国杰出的物理著作—弘扬优秀物理科学专著;中 国古代物理文化—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文明和文化传承。
信息可视化类作品的主题为“中华自然科学及其他优秀文化瑰宝 (限定1911年前)”。包括:自然科学成就—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成就; 自然科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弘扬中华优秀科学家精神;自然科学著作—弘 扬优秀自然科学专著;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自然科学文明和 优秀文化传承。 国际生“汉学”类的作品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化相关成就”。内容限于中国古代文化(1911年以前)相关成就。包括:中国古代文化概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文化杰出著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国古代文化杰出学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文化和精神文 化;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典故与文化习俗—弘扬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和民俗文化。本大类参赛作品作者中至少有1名是全国高校招收注册的在籍本 科国际生(即来华留学生)。本大类作品可以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 详细说明见“2025年(第1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赛规程”(附件1)。四川省级赛具体分类与国赛公布的一致。
大赛国赛共组合为5个决赛区,其作品类别、分管单位、承办单位和时间安排如下:
1. 上海赛区(大数据应用/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国际生“汉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承办学校:华东理工大学/2025.7.17-21
2. 南京南赛区(微课与AI辅助教学/数媒静态设计)/(南京大学/东北大学/江苏省计算机学会)/承办学校:南京大学/2025.7.22-26
3. 济南赛区(软件应用与开发)/(山东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承办学校:泰山学院/ 2025.7.27-31
4. 杭州赛区(物联网应用/信息可视化设计/计算机音乐创作)/(厦门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音乐学院)/承办学校:浙江理工大学/2025.8.8-12 5. 南京东赛区(人工智能应用/数媒动漫与短片)/(东南大学)/承办学校:江西师范大学/2025.8.13-17
四、报名时间及报名流程
大赛报名时间:学校要求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3日,作品提交最后时间为5月5日,报名办法及相关资料详见大赛官网(http://jsjds.blcu.edu.cn/)。
五、联系人
计算机学院
联系人:覃艳
参赛QQ群:1039816924
美术与设计学院
联系人:刘芸、任可雨
参赛QQ群:1005236857
教务处、计算机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