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教材厅函〔2025〕1号)和四川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现将我校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数量
根据上级部署,教育部分配教育厅申报名额为8项,我校可申报名额为2项。原则上每个学院限额申报1项。
二、申报范围
覆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9个一级学科,涵盖本科、研究生阶段,体现相关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及相关公共基础课程或重要专题教学内容,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体现未来课程发展方向、填补冷门绝学空白的原创性成果。
三、申报条件
符合建设要求,具备相应的编写或修订基础的各类教学或科研成果均可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重要成果优先。申报单位须具备组织编写、审核、试用、培训等相应条件。项目负责人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熟知本项目要求,思路清晰,方向明确,能够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编写团队应老中青结合,鼓励中青年学者牵头申报,鼓励相关学院发挥本校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统筹作用。
四、 成果形式
培育项目成果共5类,分别是活页、案例、大纲、讲义、教程。主要以纸质方式呈现,辅助以数字化形式同步建设,将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辅助材料、学生自主学习材料使用。
五、申报方式及流程
(一) 申报方式。
以学院为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二) 申报流程
申报人填写《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项目申报书》,提交所在学院初审。
2月21日17:00前,各学院确定推荐项目,根据申报学段将申报材料分别提交至教务处教材科。
2月25日前,学校组织评审,拟推荐的申报项目登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工作系统”(https://www.zsjcgz.cn/pyxm)在线填报,学校完成在线审核并将相关材料报送省教育厅。
六、材料报送要求
以学院为单位提交《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项目申报书》(附件2)《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签字盖章的纸质版报送教务处教材科(行政保障中心B101教务大厅),电子版以“学院+教材名称+负责人”命名发送至jck@cdu.edu.cn。
因申报工作时间紧凑,请各学院务必把握好申报时间节点,逾期将不予受理。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28-84616127
教务处
2025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