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关于报送成都大学2025年辅修专业、微专业开设申请的通知

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各学院: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接数智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能力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从业竞争力和对未来社会适应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教就业司函〔202513号)及《成都大学辅修专业、微专业管理办法》(成大教〔202315号)(附件1)等文件要求,现启动2025年辅修专业、微专业开设申请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专业介绍

辅修专业是指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跨本科专业大类修读另一专业的主要课程。成绩合格者即可获得辅修证书;达到辅修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微专业是指学有余力的全日制本科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核心课程。成绩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微专业修读合格证书,微专业不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二、开设要求

(一)专业设置

辅修专业应依托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依据同年级、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应包括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必要的实践性环节(含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

微专业设置不局限于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以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为目标,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限制,围绕某个特定研究领域、产业发展趋势,基于专业核心素养开设6-8门核心课程,总学分14-20学分。建议参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附件2)。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专业教学团队,鼓励学院和校内外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合作申报微专业。

(二)条件保障

辅修专业、微专业应具有开办必需的师资队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正常运转的相关制度,有专人负责相关教学管理工作。

(三)学制

辅修专业学制2-3年,教学活动原则上安排在第三至八学期;微专业学制1-2年,教学活动原则上安排在第三至六学期。

(四)组班

可根据每学期申请修读学生人数选择插班教学或单独编班教学。单独编班的课程一般应安排在晚上、周末或假期。学生人数大于15人以上的,原则上单独编班组织教学。

三、材料报送

请拟申报的教学单位开展相关调研,填写《成都大学辅修专业及微专业开设申请表》(附件3)、《成都大学辅修专业及微专业开设汇总表》(附件4),研制专业培养方案,经学院(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于530日前一式一份报送到教务处教学建设科,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jxjs@cdu.edu.cn

联系人:王老师,84616016

附件:

1.成都大学辅修专业、微专业管理办法(成大教〔202315)

2.“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产业领域和建设方向

3.成都大学辅修专业及微专业开设申请表

4.成都大学辅修专业及微专业开设汇总表

 

成都大学教务处

20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