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教育报》12版教改风采以《校城融合 开放协同 应用贯通——成都大学实创新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为题,刊发我校应用人才校城协同育人专题文章。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6/30/content_611625.htm?div=-1
原文如下:
城市创生大学,大学促进城市,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成都大学致力于校城融合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秉持“以校城深度融合促多维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推动城市育人资源向人才培养生态圈高效集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校城融合、多元协同、应用贯通”的城市型大学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校城融合,引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坚定立足城市。学校全面瞄准成都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及“三城三都”的发展格局与定位,推进校城协同育人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主动融入城市。学科专业紧密对接成都市产业发展,构建生物医药、动漫与文化创意、智慧制造与城市建设、城乡教育四大学科群,专业与成都现代产业体系的匹配度超过90%;打造“校园+大运村+青龙湖”的校城一体化空间社区,推动学生发展与城市发展融合并进。
积极服务城市。打造一流国际艺术学院“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建立新华三IT学院,建设大运村及各类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牵头成立国际友城高校联盟,服务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及城市高质量发展。
开放协同,构建多元化的校城协同育人机制
校城思政教育协同。推动学校与城市思政教育协同,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校内日常思政全过程不断线,课程思政门门全覆盖,“十大育人体系”联动全贯通;挖掘城市思政教育资源,将成都市规划馆等27个教育基地纳入学生实践基地群,引导学生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成都发展。
校城政产学研协同。强化校地企协同,吸纳三甲医院和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打造生物医药高端平台;与市宣传部门、体育部门、科技部门等共建新闻学院、足球学院、会展经济发展中心等协同育人平台61个。深化产学研协同,通过项目共研、专业共建、基地共用、师资共享等方式推进产教科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无缝衔接。
校城国际化协同。融入成都国际化进程,促成成都市与泰国清迈等城市建立友城关系,与3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培养项目40个,开办孔子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大学斯特灵学院,连续举办5届国际课程周,师生近10万人次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全球视野。
校城治理协同。创新协同治理机制,成立校城协同治理共同体;强化顶层设计,上级领导联系学校、定期到学校开展形势宣讲会,“支持成都大学发展”连续7年被写入政府部门工作报告。强化经费保障,成都市支持高水平建设成都大学,投入40亿元支持成都大学发展,投入43亿元建设大运村。
应用贯通,搭建全方位的校城育人路径
构建六大专业群。紧扣成都市“5+5+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学科交叉渗透深度融合的智慧制造、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经济金融等六大专业群,跨学院整合,实施“法学+”“互联网+”“医学+”“外语+”“艺术+”等专业协同模式,助力成都现代产业升级。
打造系列课程群。推进四川红色文化、天府文化进课堂,开发一批融入成都元素、彰显成大特色的通识课程。引入百门优质网络课程,与企业共同研发百门在线精品课程,开发千门创新创业课程,联合确立课程内容、研发项目案例、搭建共享课程资源、共同编写教材。
拓展五大课堂。第一课堂以科研新成果反哺课堂教学,以产业新技术更新教材内容,夯实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主阵地;线上课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智慧教室100间,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课堂着力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打造包括国家实践基地等在内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242个;赛创课堂以创新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为抓手,构筑赛创育人新生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社会课堂广泛开展“三下乡”“成铁医疗列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引育四类导师。推行专业教师企业备课、暑期企业锻炼、校企专业骨干双向挂职、校内教师海外培训等制度,形成了专业教师下企业、企业教师上讲台、校内教师双语教学、海外教师入校讲座的育人新途径,着力引育学业型、“双师型”、创新创业型、海外型四类导师,全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74%。
成都大学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着力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精神与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六位一体”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本地就业率超过70%,升学率从4%提升到近20%,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890项,涌现出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平荣誉勋章”获得者张钦等一批优秀学生。学校27个专业入选国家教育部门“双一流”专业,其中15个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学校登上英国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榜,位列中国高校第73—92位。
(王小军 叶安胜 赵倩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