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人民网】成都大学“教师职业道德”一流课程建设纪实

浏览:      发布时间:2020-10-10

原文链接:http://sc.people.com.cn/n2/2020/1010/c345509-34340472.html

 

十年磨一剑,成都大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建设走过了一条稳健的路:

2004年,成都教育学院(2006年并入成都大学)首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

2007年,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

2012年,立项建设校级精品开放课;

2012年,立项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同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建设课程。

现在,职前、职后不同侧重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15936名来自贵阳市云岩区、吉林外国语大学等地和大学的师生选课学习。执教《教师职业道德》的陈大伟教授,也先后获得成都大学第一届、第三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现有三届)、四川省优秀教师和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

 

用高质量的课程吸引和影响学生

陈大伟在《道德故事与师德修养》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情节:

2004年11月,陈大伟给刚完成实习、即将毕业的学生上“教师职业道德”课。出于思维惯性,大家潜意识对师德修养这类课并不感兴趣,陈大伟边讲边巡视,总能看到一些同学为了礼貌迅速将其他书籍藏在桌下的动作。看到学生的这些动作,陈大伟发出会心的一笑,因为他知道,其实自己高中时也曾这样,也曾年轻和不懂事。

期末,在提交的作业中,几个同学说他们被陈老师的微笑感动,开始重新考量这门课程是否值得听,最后他们选择了认真听课。陈大伟用理解和宽容唤起了师范生对未来所教学生的理解和宽容,让师范生意识到过去的学生生活经历就是未来教师生活的宝贵经验。

这是成都大学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建设的开端,也为这门课程奠定了基本底色:基于对学生和教师生活的尊重与理解,用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去吸引和影响学生。

 

组建为师为范的教学团队

课程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在课程团队建设中,三项举措效果明显:

第一,确立了课程团队负责人制,陈大伟为该团队负责人。他1982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当过中学教师、校长。他特别强调“教师认同”的意义和教师信念的价值。他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信念:“如论如何,我相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这让自己能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坚持;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愿意学习的,这样,看到学生不学习的状态后,我们就不会抱怨学生,而是努力改变自己,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尽可能适合学生,接近学生;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来自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不断进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本’是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完善,有了教师自身完善的榜样,引导(‘道’通‘导’)的力量就会自然产生。”

第二, 制定并完善了“双师型”教师的建设要求和标准。该课程拥有一支富有教育情怀、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学团队。团队老中青架构合理,高校主讲教师全为教授或者博士,具有国际化视野,科研教改成果丰硕,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好评;此外该课程还有一线立德树人工作中卓有成效的优秀校长、教师参与其中,也有参加工作不久的学长给师范生分享他们的进步与困惑。

第三,建立了教研和教学观摩制度,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支持鼓励教师定期深入教学实践一线调查研究,发现和研究教师职业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收集案例,面向未来规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确立鲜明的立人价值取向

课程团队深入解读“道德”二字:

“道”是一种规范,师道是教师生活的规范和规则。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师道”,“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要传师道,要引导学习者明“道”。

“德”是一种获得。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师德”是对“师道”的认同、接受和践履,是教师内蕴的一种德性,是外显的一种德行。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让学习者学有所得,修养德性,表现德行。

于是,该课程确定了 “立足教师工作实际,提升教师修养”的课程定位。鲜明的立人价值取向,改变了学习者对该课程的认知,提高了学习者的热情和积极性,产生了改变教师的实际效果。

2017年暑假,陈大伟教授到河南讲学,来自郑州市二七区的几位年轻教师过来合影留念,他们说:“区上组织大家网络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一开始,我们觉得还不是一些教训人的大道理,也想怎么糊弄过去就算了。但听过几节以后,发现对提升自己的修养很有帮助,大家就开始认真听了。这次见到真人,要拍照留念给同事们看。”

 

源于生活的案例教学

课程团队认为:要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实效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需要以教育案例为载体;要实现从“传道”到“促德”的重心转移,需要抓住思维和实践这两个关键。

在知行之间,思维具有内化认知、规划行动的中间“桥梁”作用。日本哲学家、企业家稻盛和夫认为:“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立足改善教师思维方式,培养学习者协调与兼顾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家长和孩子等各种利益的思维方式,积极承担教师的社会责任。课程力图实现教师角色由思想提供者到思想促进者的转变,教学实现从提供思想向促进思想转变,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道德敏感和道德思维。

促进学习者思考,让学习者有所“获得”,需要在教学策略的讨论和分析上下功夫。案例教学就是极好的教学策略。“陶行知四块糖教育学生王友”的故事,如果只是给学习者介绍故事,学习者所得有限。有的学习者还会得出“陶行知运气很好,遇到见义勇为、知错就改的好学生王友,我们的学生不是这样的”的意见。课程团队对案例进行策略上的讨论和分析,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认识到案例的普遍指导意义:(1)在制止学生的错误以后,要冷静下来,不要急于处理,要为学生留下情绪缓冲和认知反省的时间,使学生对接受批评有一个心理准备,“退后一步自然宽”。(2)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老师要先做调查研究,不要在事情不清楚、情况不明白的时候教育学生。(3)教育要善于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以正面教育促进学生自我教育。(4)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要有针对性,要指向学生的具体行为,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老师肯定的,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自觉追求老师期望和鼓励的行为,收到教育的效果。(5)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单独约学生到办公室面谈,可以维护学生在同学面前的“面子”,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对立情绪,从而营造积极、轻松的师生谈话氛围。

案例教学包括案例选择、案例分析、案例实践运用等环节。课程团队高度重视实践案例的收集,关注学习者提供的学习生活案例,以此培养对教师道德生活的敏感,学习道德思维和方法的运用。比如,下面这个案例中蕴含的教师职业道德:

某小学实行学生在教室里集体吃午饭的制度,由班主任为学生分发饭菜。一位刚入职的女教师出于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自我生活能力的考虑,采取由学生轮流承担分饭菜的办法。但不久后,一位家长打来电话,称自己的孩子中午在学校总是吃不饱,推断很可能是由于分饭的小朋友分饭不均。这位家长认为教师这样做是为了减轻工作量、推卸责任,要求教师改正这种做法。

在教学活动中,同学们分角色扮演家长和老师,进行电话沟通。通过对家长和教师的换位体验,感受家长的立场和心理感受、学习与家长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同学们意识到在这样的情形下的应对策略:一是要平息家长愤怒,感谢家长的关心和提出的宝贵意见,比如可以说:“某某家长,感谢您来电话反映这个情况。我自己才参加没有工作,很多情况注意不到,家长们的意见可以帮助我发现自己的问题,促进我进步,所以要特别感谢您今天的电话。还请你们今后发现问题了,也及时给我提出来。”二是直面家长的问题和质疑,适当说明情况。比如说明:“就让孩子自己分饭,我主要还是想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和负责态度,这是我在学习时看到日本小学生承担这种公益活动想到的。这里我推荐一个日本小孩子参与这种活动的视频给您,请您和其他家长都看看。说实在话,让孩子分饭真不是为了减轻工作量、推卸责任,因为我自己给他们分要轻松得多。所以这样选择,还是为了你们孩子的成长。”三是要商谈改进的方法。如和家长沟通:“您的电话让我意识到孩子们的食量是有差异的,多了吃不完是浪费,少了吃不饱不利于身体健康。今后我会多观察,对您的孩子适当多加一点。您也可以给孩子说一说,可以主动一点,没有吃饱就主动给老师、给盛饭的同学说,再加一点。过几天您再问问孩子是否能够吃饱,好不好?”

 

多种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改变课程的单一和乏味,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课程团队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案例,比如文本案例、口述案例、数字故事不断变换。在这种种形式中,开发教育电影课程资源是课程团队的独特经验。

访谈部分优秀教师,听到电影《乡村女教师》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故事,课程团队意识到教育影视在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情境性需要上具有独特价值。研究教育电影,用《美丽的大脚》成为培养教育信念,用《一个都不能少》理解教育承诺和教育使命,用《放牛班的春天》比较行为主义教育观和人本主义价值观的特点与影响,用《生命因你而动听》体会教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影像作为师德教育资源使产生了极大的魅力。

在贵阳的一次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活动,一位穿着拖鞋和背心的老师走进教室,开始是漫不经心,后来越来越专注。下课的时候,他对陈大伟教授说:“我的年龄也大了,这次也不想学习,原计划在最近写退休申请。今天看了您用一些电影片段讲的教师幸福生活,我想再工作几年,还要为生命留下一些痕迹。”

听过课的孙向兵老师在博客上这样说:“相信岁月,会让我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但《生命因你而动听》这部电影告诉我,你的努力,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让他们走向更幸福的人生,所以我期待看到每个学生的成功,替他们高兴,也为自己自豪。”

将教育电影整理成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陈大伟教授出版了《影像中的教育学:从电影中体悟教育与人生》,完成了国家电子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选题资助项目和国家文化宣传发展基金项目“四有好老师”师德教育案例资源库的5“师德影视资源库”(50集)建设。在《中国教育报》刊发的《教师怎样专业地“读”电影》《“我们就是旋律,我们就是你生命的乐章”——细说教育电影中的那些优秀教师形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日本文部科学省综合教育政策局调查企划课外国调查第二处处长新井聪率团到成都大学访问,和课程团队成员交流,对开发电影资源作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研究和实践极为称道。

 

不断固化凝炼的课程特色

课程团队致力追求和沉淀《教师职业道德》的课程特色:

以引导和帮助学习者过幸福的教师生活为主旨,把重点放在引发和激发学习者向上、向善动机,自觉进行道德修养;以建构、追求理想教师和理想教育为途径,引导学习者确立教育信念。

以活动和案例引导学习者向往和追求符合教育伦理的教师幸福生活。通过隐喻、榜样、图景的方法引导学习者认同和接受教师职业的职责和义务;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对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认同教师职业的劳动方式和道德规范要求,培养教师情怀。

遵循道德规律,“道”“德”并重,偏重于“德”;采取实践立场,面向教师生活,注重道德实践;追求师德教育重点从“传道”到“养德”的转移,注重修养方法的引导;在传统师德教育内容上,较早地充实了教师幸福生活、教育研究伦理、教师性道德修养等教学内容,完善和加强教师道德修养。

坚持以学为本,实施案例教学,引导体验反省。致力于自省自纠、自我规范、自我规划,促进学习者自我修养,培养学习者分析道德现象、进行道德判断、实施道德选择的能力。

课程的特色追求和沉淀赢得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同和肯定。2015年12月,陈大伟教授在全国高校教师培训中心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为高校教师主讲了“道德修养与教师要求”和“师德原则与教师成长”两个专题。2016年5月,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办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上,陈大伟教授分享了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实践。2017年5月,陈大伟教授在“高等院校‘互联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创新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介绍了“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特色。2019年7月7日,陈大伟教授在“新时代师德课程与资源建设研讨会”上的大会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学生“summer”留言:“心情不好的时候,总喜欢来看看老师的课,总是可以从中平衡自己的内心,不去在乎得失。除此之外,我更能从老师的课中学会做人,学会该如何去育人。未来的路很长,应该去学习的很多,且行且学。”

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的课程留有了5766条学习者评论,其中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评价:“讲授得太精彩了,不仅适用教师,对各行各业我觉得其实都可用。”“老师把高深的知识用实例讲解出来,通俗易懂,道理深刻,很喜欢听。”“陈老师的旁征博引,对知识点的讲解有理有据,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级提高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也对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增加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视频,给学员增添了一些趣味。最重要的是陈老师讲课娓娓道来,条理清晰,听着不知不觉就融入课程,如春风化雨般,真的很精彩。”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2015年毕业生的张峻蕾同学,就职于四川省资中县归德镇中心学校。她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带领公益团队资助学生15名,被内江市教育局评为“践行十爱”师德标兵。2019年她讲述自己的事迹,在“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四川省演讲比赛省级决赛中获得三等奖。在那次演讲中,她说:“我的大学教授告诉我‘幸福是一种能力’,从跨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便怀揣着一颗幸福的种子,想把它播撒在希望的沃土上……现在,我认为传播幸福和感受幸福更是一种能力。今年,是我播撒幸福的第三个年头。让我欣慰的是,在我幸福耕耘后,我已开始收获幸福。”